智慧农业专业创建于2024年,依托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在水稻、蔬菜、药用植物、植物保护等农业领域以及数字应用技术产业学院智能信息领域优秀师资和先进实验室条件基础上,整合全校的软、硬件力量创建而成。是在传统农学专业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工程技术、智能装备技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构建的新型专业。智慧农业专业注重学科深度交叉,实现智慧农业学科建设与传统农业领域学科建设的共融共生、相互助力、协同发展。致力于培养掌握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机器学习等技术的新型农业人才。智慧农业专业以立足江西、服务“三农”,面向全国为宗旨,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为国家以及江西培养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战略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该专业服务数字信息农业建设,为大型智慧农场、现代涉农企业、政府农业管理部门、现代农业科研院所、高校等提供优秀人才,以满足国家和地方区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求,为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提供人才保证,为农村、农民、科技兴农插上智慧的翅膀。
本专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聚焦农业现代化发展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需求,坚持学校“立足江西、面向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红色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具有深厚的“三农”情怀,良好的理学基础和人文素养,掌握园艺生产、植物保护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将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农业管理知识与农业生产有机融合,具有创新、反思、合作意识,具备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掌握地方农业资源与环境特点,能胜任现代农业及相关领域的生产管理、技术服务、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毕业五年左右具备成为农业领域骨干的潜质。本专业毕业后5年左右的学生,预期达到如下目标:
培养目标1:品行典范。能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发展方针政策,勤恳朴诚,崇尚劳动;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能够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践行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理念,顺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趋势,符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需求,富有深厚的“三农”情怀。
培养目标2:专精博通。拥有扎实的理学基础,掌握一定的跨专业自然科学知识,拥有一定人文素养;能熟练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并掌握其与农业深度融合的方法;具备将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农业管理知识高效融入农业生产的能力。
培养目标3:国际格局。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农业信息管理的基本方法;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理念,能够跟踪专业领域的前沿技术,熟悉行业标准及国际规范,了解现代农业及相关领域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
培养目标4:持续发展。具有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能够通过口头、书面、现代化媒体技术等表达方式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拥有终身学习态度,具有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探索精神、创新素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胜任现代农业及其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具有成为行政、事业、企业单位的技术骨干或团队负责人角色的潜质。
本专业本科生通过学习作物生产学、园艺植物遗传育种学、植物保护学、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人工智能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农业智慧生产、农业智慧运营与管理、等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训练,毕业生具备现代农业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产业规划、经营管理、技术服务等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7个方面的要求。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 |
1[家国情怀]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健全的人格,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国家意识、法治意识和高度社会责任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实守信,崇尚劳动。 | 1-1[政治立场]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健全的人格,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1-2[社会担当] 具有国家意识、法治意识和高度社会责任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实守信,崇尚劳动,身心健康。 | |
2[农业情怀] 理解农业文明和乡村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具有“三农”情怀;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 2-1[三农情怀] 理解农业文明和乡村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具有“三农”情怀。 |
2-2[生态意识] 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 |
3[专业素养] 掌握智慧农业相关学科基本原理、知识体系、基本思想和方法,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掌握基本实验技能;了解智慧农业发展的历程与前沿动态、江西生物资源与环境特点;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相关前沿技术,具有熟练应用信息技术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能力;熟悉智能装备与智慧生产相关技术,具有应用信息技术与农机装备技术从事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的能力。 | 3-1[学科基础] 掌握智慧农业相关学科基本原理、知识体系、基本思想和方法,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掌握基本实验技能。 |
3-2[探索精神] 了解智慧农业发展的历程与前沿动态、江西生物资源与环境特点;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相关前沿技术,具有熟练应用信息技术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能力。 | |
3-3[知识应用] 熟悉智能装备与智慧生产相关技术,具有应用信息技术与农机装备技术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管理的能力。 | |
4[学识广博] 具有较高水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具有初步的经济学、管理学、现代农业政策及法律等方面的知识。 | 4-1[自然科学知识] 具有较高水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 |
4-2[经济管理知识] 具有初步的经济学或管理学或现代农业政策及法律等方面的知识。 | |
5[全球视野] 掌握智慧农业领域国际动态和发展趋势,关注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人类营养与健康现状;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能够熟练使用外语进行交流与合作。 | 5-1[世界格局] 了解智慧农业领域国际动态和发展趋势,了解世界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人类营养与健康现状等重大国际关切。 |
5-2[文化认同] 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能够使用外语进行交流与合作。 | |
6[与时俱进] 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具备主动学习、更新知识、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理解反思研究的重要性,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收集信息、自我诊断与自我改进,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农业相关问题。 | 6-1[终身学习意识] 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适应时代和农业发展需求,具备良好的自我学习、更新知识、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
6-2[反思意识] 理解反思研究的重要性,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收集信息、自我诊断和自我改进,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农业相关问题。 | |
7[沟通合作] 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与组织能力,以及较强的表达、沟通与交流能力。 | 7-1[团队协作] 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树立学习共同体理念,具有参与学习共同体建设的意愿和团队协作精神。 |
7-2[沟通能力] 具备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良好的表达与交流能力,在课程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积极参与小组互助、合作学习,可与企业、领导、同事、农民等农业生产相关方进行顺利的交流合作。 |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 培养目标1 品行典范 | 培养目标2 专精博通 | 培养目标3 国际格局 | 培养目标4 持续发展 |
1 家国情怀 | √ |
|
|
|
2 农业情怀 | √ |
|
|
|
3 专业素养 |
| √ |
|
|
4 学识广博 |
| √ | √ |
|
5 全球视野 |
|
| √ |
|
6 与时俱进 |
|
| √ | √ |
7 沟通合作 |
|
|
| √ |
说明:在对应支撑的相应部位标识“√”。
学制:4年。
修业年限:3~6年。
毕业条件:最低毕业学分为154学分。本专业学生需至少修满课程计划中的154学分,其中通识教育(必修)42学分,通识教育(选修)6学分,学科基础课程(必修)37学分、专业核心(必修)28学分,专业方向(选修)14学分、专业拓展(选修)10学分。实践教学(必修)17学分。为鼓励学生跨专业选修,原则上跨专业必修学分可以抵专业选修和通识教育选修(通识选修中必选科目除外)。
学位授予:学生本科毕业时达到毕业条件,并符合《上饶师范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农学。
作物生产学、农业传感器与智能装备、植物营养与土壤肥料学、园艺植物遗传育种学、农业微生物学、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农业大数据技术与创新应用、农业物联网技术、农业遥感与应用、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学。
类型 | 课程类别 | 修读学分 | 占总学分 比例(%) | 备注 | |
理论 | 实践 | ||||
通识 教育 | 通识教育(必修) | 27.5 | 14.5 | 27.27 |
|
通识教育(选修) | 6 |
| 3.90 |
| |
专业 教育 | 学科基础(必修) | 32 | 5 | 24.03 |
|
专业核心(必修) | 22 | 6 | 18.18 |
| |
专业方向(选修) | 12 | 2 | 9.09 |
| |
专业拓展(选修) | 8 | 2 | 6.49 |
| |
实践 教育 | 基础实践(必修) |
| 2 | 1.30 |
|
专业实践(必修) |
| 9 | 5.84 |
| |
综合实践(必修) |
| 6 | 3.90 |
| |
合计 |
| 108.5 | 45.5 | 100.00 |
|
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12.34 |
|
说明:百分比(%)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课程类别与学分 | 第一 学期 | 第二 学期 | 第三 学期 | 第四 学期 | 第五 学期 | 第六 学期 | 第七 学期 | 第八 学期 | 合计 | 百分比(%) | |
通识教育 (必修) | 思想政治类 17学分 | 56 | 56 | 56 | 56 | 48 |
|
|
| 272 | 1.10 |
国防教育类 2 学分 | 32 |
|
|
|
|
|
|
| 32 | 0.13 | |
体育健康类 4 学分 | 32 | 32 | 32 | 32 |
|
|
|
| 128 | 0.52 | |
大学外语类 7 学分 | 64 | 64 | 32 |
|
|
|
|
| 160 | 0.64 | |
信息技术类 2 学分 |
| 48 |
|
|
|
|
|
| 48 | 0.19 | |
心理健康类 2 学分 |
| 32 |
|
|
|
|
|
| 32 | 0.13 | |
职业发展类 6 学分 |
| 64 |
|
| 16 |
|
|
| 80 | 0.32 | |
劳动教育类2 学分 |
|
|
|
|
|
|
|
| 32 | 0.13 | |
通识教育 (选修) |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 |
|
|
|
|
|
|
|
| 96 | 3.87 |
家国情怀与价值理想 | 4 | 4 | 4 | 4 |
|
|
|
| |||
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 |
|
| 8 | 8 | 8 | 8 |
|
| |||
艺术修养与审美体验 |
|
| 8 | 8 | 8 | 8 |
|
| |||
终身发展与公民责任 |
|
| 4 | 4 | 4 | 4 |
|
| |||
数理基础与科学素养 |
|
|
|
|
|
|
|
| |||
专业基础(必修)37学分 | 198 | 182 | 176 | 48 | 32 |
|
|
| 636 | 25.62 | |
专业核心(必修) 28 学分 |
|
| 128 | 112 | 142 | 144 |
|
| 526 | 21.19 | |
专业方向(选修) 14 学分 |
|
| 48 | 48 | 48 | 112 |
|
| 256 | 10.31 | |
专业拓展(选修) 10 学分 |
|
|
| 32 | 88 | 64 |
|
| 184 | 7.41 | |
小计(137学分) | 386 | 482 | 496 | 352 | 394 | 340 | 0 | 0 | 2482 | 100.00 |
说明:不含实践教学。
(一)通识教育课程计划
1.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计划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开课学期 | 理论 学时 | 实践 学时 | 总 学时 | 总 学分 | 考核方式 | 开课单位 | 备注 |
1311001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1 | 36 | 12 | 48 | 3 | 考试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1311006 | 形势与政策(一) | 1 | 7 | 1 | 8 | 0.5 | 考查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0711001 | 大学体育(一) | 1 |
| 32 | 32 | 1 | 考试 | 体育学院 |
|
0511001 | 大学外语(一) | 1 | 32 | 32 | 64 | 3 | 考试 | 外国语学院 |
|
2011001 | 国防安全教育与军事理论 | 1 | 32 |
| 32 | 2 | 考查 | 保卫处(人武部) |
|
1311002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36 | 12 | 48 | 3 | 考试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1311007 | 形势与政策(二) | 2 | 7 | 1 | 8 | 0.5 | 考查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0711002 | 大学体育(二) | 2 |
| 32 | 32 | 1 | 考试 | 体育学院 |
|
0511002 | 大学外语(二) | 2 | 32 | 32 | 64 | 3 | 考试 | 外国语学院 |
|
1411001 |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基础 | 2 | 16 | 32 | 48 | 2 | 考试 | 数字技术应用 产业学院 |
|
1711001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2 | 32 |
| 32 | 2 | 考查 | 学工处 |
|
1811001 |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 2 | 16 | 32 | 48 | 2 | 考查 | 创新创业学院 |
|
1511001 |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一) | 2 | 16 |
| 16 | 1 | 考查 | 招生就业处 |
|
1311003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36 | 12 | 48 | 3 | 考试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1311008 | 形势与政策(三) | 3 | 7 | 1 | 8 | 0.5 | 考查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0711003 | 大学体育(三) | 3 |
| 32 | 32 | 1 | 考试 | 体育学院 |
|
0511003 | 大学外语(三) | 3 |
| 32 | 32 | 1 | 考试 | 外国语学院 |
|
1311004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4 | 36 | 12 | 48 | 3 | 考试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1311009 | 形势与政策(四) | 4 | 7 | 1 | 8 | 0.5 | 考查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0711004 | 大学体育(四) | 4 |
| 32 | 32 | 1 | 考试 | 体育学院 |
|
1311005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5 | 36 | 12 | 48 | 3 | 考试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1511002 |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二) | 5 | 16 |
| 16 | 1 | 考查 | 招生就业处 |
|
1611001 | 大学生劳动教育 |
| 8 | 24 | 32 | 2 | 考查 | 教务处 |
|
1911001 | 个性发展 |
|
|
|
| 2 | 考查 | 团委 |
|
小计 |
| 408 | 376 | 784 | 42 |
|
|
|
2.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计划
课程模块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开课学期 | 理论 学时 | 实践 学时 | 总 学时 | 总 学分 | 考核方式 | 开课单位 | 备注 |
家国情怀与价值理想 | 1321001 | “四史”大讲堂 | 1-4 | 16 |
| 16 | 1 | 考查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限选 |
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 | 0421001 | 大学语文 | 3-6 | 32 |
| 32 | 2 | 考查 |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
艺术修养与审美体验 | 162001 | 美育教育 | 3-6 | 32 |
| 32 | 2 | 考查 | 美术与设计学院/音舞学院 | 非艺术类专业限选 |
终身发展与公民责任 |
|
| 3-6 |
|
|
| 1 | 考查 |
|
|
| 小计(最低修读6学分) |
|
|
|
|
|
|
|
|
(二)专业教育类课程计划
1. 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计划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开课学期 | 理论 学时 | 实践 学时 | 总 学时 | 总 学分 | 考核方式 | 开课单位 | 备注 |
1112301 | 智慧农业专业导论 | 1 | 8 |
| 8 | 0.5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12302 | 智慧农业专业安全教育 | 1 | 8 |
| 8 | 0.5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0112944 | 高等数学 | 1 | 48 |
| 48 | 3 | 考试 |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
|
0312307 | 无机及分析化学 | 1 | 48 | 16 | 64 | 3.5 | 考试 | 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
|
1112303 | 植物生物学 | 1-2 | 64 |
| 64 | 4 | 考试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12304 | 植物生物学实验 | 1-2 |
| 64 |
| 2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0212908 | 大学物理 | 2 | 48 |
| 48 | 3 | 考试 | 物理科学与智能教育学院 |
|
0312308 | 有机化学 | 2 | 48 | 16 | 64 | 3.5 | 考试 | 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
|
1112305 | 植物生理生化 | 3 | 48 | 16 | 64 | 3.5 | 考试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12306 | 农业气象学 | 3 | 32 |
| 32 | 2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1412501 |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 3 | 48 |
| 48 | 3 | 考试 | 数字技术应用产业学院 |
|
1412502 | 智能控制原理 | 3 | 32 |
| 32 | 2 | 考试 | 数字技术应用产业学院 |
|
1412503 |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 | 3 | 16 | 32 | 48 | 2 | 考试 | 数字技术应用产业学院 |
|
1412504 | 人工智能 | 4 | 32 | 16 | 48 | 2.5 | 考试 | 数字技术应用产业学院 |
|
1122307 | 农业生态学 | 5 | 32 |
| 32 | 2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小计 |
| 512 | 160 | 672 | 37 |
|
|
|
2. 专业核心(必修)课程计划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开课学期 | 理论 学时 | 实践 学时 | 总 学时 | 总 学分 | 考核方式 | 开课单位 | 备注 |
作物生产学 | 3 | 32 | 32 | 64 | 3 | 考试 | 生命科学学院 |
| |
1412505 | 农业传感器与智能装备 | 3 | 48 | 16 | 48 | 3.5 | 考试 | 数字技术应用产业学院 |
|
1122309 | 植物营养与土壤肥料学 | 4 | 32 | 16 | 56 | 3 | 考试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12310 |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学 | 4 | 48 | 16 | 72 | 3.5 | 考试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12311 | 农业微生物学 | 5 | 32 | 16 | 48 | 2.5 | 考试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22312 |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 | 5 | 30 | 16 | 46 | 2.5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1412506 | 农业大数据技术与创新应用 | 5 | 32 | 16 | 48 | 2.5 | 考试 | 数字技术应用产业学院 |
|
1412507 | 农业物联网技术 | 6 | 32 | 16 | 48 | 2.5 | 考试 | 数字技术应用产业学院 |
|
0612617 | 农业遥感与应用 | 6 | 32 | 16 | 48 | 2.5 | 考试 | 历史地理与旅游学院 |
|
0622615 | 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学 | 6 | 32 | 16 | 48 | 2.5 | 考查 | 历史地理与旅游学院 |
|
小计 |
| 350 | 176 | 526 | 28 |
|
|
|
说明:备注中★为行业教师参与授课。
3. 专业方向(选修)课程计划
3.1 智慧园艺方向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开课学期 | 理论 学时 | 实践 学时 | 总 学时 | 总 学分 | 考核方式 | 开课单位 | 备注 |
1112313 | 园艺植物栽培学总论 | 3 | 32 | 16 | 48 | 2.5 | 考试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22314 | 药用植物栽培学 | 4 | 32 | 16 | 48 | 2.5 | 考试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22315 | 智慧农业应用技术 | 5 | 32 | 16 | 48 | 2.5 | 考试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22316 | 园艺植物分子生物学 | 6 | 32 | 16 | 48 | 2.5 | 考试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22317 | 农业信息技术 | 6 | 32 |
| 32 | 2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22318 | 水肥精准智能管理技术 | 6 | 32 |
| 32 | 2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小计(最低修读14学分) |
| 192 | 64 | 256 | 14 |
|
|
|
说明:备注中★为行业教师参与授课。
3.2 智慧植保方向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开课学期 | 理论 学时 | 实践 学时 | 总 学时 | 总 学分 | 考核方式 | 开课单位 | 备注 |
1122319 | 园艺植物病理学 | 3 | 32 | 16 | 48 | 2.5 | 考试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22320 | 农业昆虫学 | 4 | 32 | 16 | 48 | 2.5 | 考试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22321 | 植物病虫害诊断与测报 | 5 | 32 | 16 | 48 | 2.5 | 考试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22322 | 植物化学保护学 | 6 | 32 | 16 | 48 | 2.5 | 考试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22323 | 智慧植保 | 6 | 32 |
| 32 | 2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22324 | 植保无人机应用技术 | 6 | 32 |
| 32 | 2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小计(最低修读14学分) |
| 192 | 64 | 256 | 14 |
|
|
|
4.专业拓展课程计划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开课学期 | 理论 学时 | 实践 学时 | 总 学时 | 总学分 | 考核方式 | 开课单位 | 备注 |
1122325 | 现代农业技术概论 | 4 | 32 |
| 32 | 2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22326 | 园艺植物栽培学各论 | 4 | 32 | 16 | 48 | 2.5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22327 | 现代设施园艺新技术 | 4 | 32 |
| 32 | 2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22328 | 无人农场 | 4 | 32 |
| 32 | 2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限选 |
1122329 | 精准农业概论 | 4 | 32 |
| 32 | 2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22330 | 农业生物信息学 | 5 | 16 | 32 | 40 | 2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限选 |
1122331 | 5 | 32 | 16 | 47 | 2.5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
1122332 | 无土栽培学 | 5 | 32 | 16 | 48 | 2.5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22333 |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 5 | 16 | 32 | 48 | 2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限选 |
1122334 | 专业英语 | 6 | 32 |
| 32 | 2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22335 | 葡萄与葡萄酒 | 6 | 32 | 16 | 47 | 2.5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22336 | 食用菌栽培学 | 6 | 32 |
| 32 | 2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22337 | 茶叶高效生产技术 | 6 | 16 | 16 | 32 | 1.5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22338 | 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 | 6 | 32 | 16 | 48 | 2.5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22339 |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 6 | 32 |
| 32 | 2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22340 | 智慧农业测控技术与装备 | 6 | 32 |
| 32 | 2 | 考试 | 生命科学学院 | 三选一 |
1422508 | 农业机械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 | 6 | 32 |
| 32 | 2 | 考查 | 数字技术应用产业学院 | |
1122341 | 无人机遥感与智慧农业信息提取 | 6 | 16 | 32 | 48 | 2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22342 | 园艺商品学 | 6 | 32 |
| 32 | 2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三选一 |
1222501 | 电子商务 | 6 | 32 |
| 32 | 2 | 考查 | 法商学院 | |
1222502 | 农业经济学 | 6 | 32 |
| 32 | 2 | 考查 | 法商学院 | |
小计(最低修读10学分) |
|
|
|
|
|
|
|
|
说明:备注中★为行业教师参与授课。
(三)实践教学(必修)课程计划
课程名称 | 开课学期 | 时间安排 | 总学分 | 考核方式 | 开课单位 | 备注 | |
2014001 | 军事训练 | 1 | 2周 | 2 | 考查 | 保卫处(人武部) |
|
1114343 | 植物学野外实习 | 2 | 1周 | 1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14344 | 智慧园艺生产/智慧植保实践 | 6 | 1周 | 1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
1114345 | 智能农业数据分析综合实践 | 7 | 1周 | 1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
1114346 | 智慧农业专业见习 | 4/5/6/7 | 1周 | 1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
1114347 | 智慧农业专业实习 | 7 | 8周 | 5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
1114348 | 毕业论文(设计) | 8 | 14周 | 6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合计 |
|
|
| 17 |
|
|
|
说明:备注中★为行业教师参与授课。
【填写说明】本专业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用“课程体系—毕业要求”任务矩阵、“课程体系—毕业要求”关联度矩阵、“课程体系—毕业要求”支撑权重矩阵进行描述。各专业要严格按照专业教学活动或开设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矩阵,建立本专业教学活动或开设课程与毕业要求之间的支撑矩阵,第二课堂内容亦可作为支撑的重要内容。H、M、L分别代表高支撑、中支撑、低支撑。
课程名称 | 毕业要求1 | 毕业要求2 | 毕业要求3 | 毕业要求4 | 毕业要求5 | 毕业要求6 | 毕业要求7 | ||||||||
1-1 | 1-2 | 2-1 | 2-2 | 3-1 | 3-2 | 3-3 | 4-1 | 4-2 | 5-1 | 5-2 | 6-1 | 6-2 | 7-1 | 7-2 |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H |
|
|
|
|
|
|
| M |
| L |
|
|
|
|
形势与政策(一) | M |
|
|
|
|
|
|
| H |
| M |
|
|
|
|
大学体育(一) |
| H |
|
|
|
|
|
|
|
|
|
|
|
| M |
大学外语(一) |
|
|
|
|
|
|
| L |
|
| H |
|
|
| M |
国防安全教育与军事理论 |
| M |
|
|
|
|
|
|
|
| L |
| H |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H |
|
|
|
|
|
|
|
| M |
|
|
|
|
|
形势与政策(二) |
| M |
|
|
|
|
|
|
| H | M |
|
|
|
|
大学体育(二) |
| H |
|
|
|
|
|
|
|
|
|
|
|
| M |
大学外语(二) |
|
|
|
|
|
|
|
| L |
| H |
|
|
| M |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基础 |
|
|
|
| H |
|
|
|
|
|
|
| M |
|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 M |
|
|
|
|
|
|
|
| L |
| H |
|
|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
|
|
|
|
|
|
|
|
|
|
| L | H | H |
|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一) |
| M |
|
|
|
|
|
|
|
|
| H |
|
| L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H |
|
|
|
|
|
|
|
| L |
|
| M |
|
|
形势与政策(三) | M |
|
|
|
|
|
|
| H |
| M |
|
|
|
|
大学体育(三) |
| H |
|
|
|
|
|
|
|
|
|
|
|
| M |
大学外语(三) |
|
|
|
|
|
|
|
| L |
| H |
|
|
| M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H |
|
|
|
|
|
|
| M |
|
|
|
|
|
|
形势与政策(四) | M |
|
|
|
|
|
|
| H |
| M |
|
|
|
|
大学体育(四) | H | H |
|
|
|
|
|
|
|
|
|
|
|
| M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H |
|
|
|
|
|
|
| L | M |
|
|
|
|
|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二) | M |
|
|
|
|
|
|
|
|
|
| H |
|
| L |
大学生劳动教育 |
| H | M |
|
|
|
|
|
|
|
|
|
| L | L |
个性发展 |
|
|
|
|
|
|
|
|
|
|
| H |
| L | M |
“四史”大讲堂 | L | H |
|
|
|
|
|
|
| M |
|
|
|
|
|
大学语文 |
| M |
|
|
|
|
|
|
|
| H |
|
|
|
|
美育教育 |
|
| M |
|
|
|
|
|
|
| H |
|
|
|
|
终身发展与公民责任 |
| H |
|
|
|
|
|
|
|
|
| H |
|
|
|
智慧农业专业导论 |
|
| M |
|
| H |
|
|
|
|
| M |
|
|
|
智慧农业专业安全教育 |
| M |
|
|
|
|
|
|
| L |
|
|
|
|
|
高等数学 |
|
|
|
| M |
|
| H |
|
|
|
|
|
|
|
无机与分析化学 |
|
|
|
| H |
|
| M |
|
|
| L |
|
|
|
植物生物学 |
|
|
| M |
| L |
| H |
|
|
|
|
|
|
|
植物生物学实验 |
|
|
| L | H |
|
|
|
|
|
|
|
| M |
|
大学物理 |
|
|
|
|
|
| M | H |
|
|
|
|
| L |
|
有机化学 |
|
|
|
|
| M |
| H |
| L |
|
|
|
|
|
植物生理生化 |
|
|
|
| M |
|
|
|
|
|
|
| M | H |
|
农业气象学 |
|
|
|
|
| M |
| L |
| H |
|
|
|
|
|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
|
|
|
|
|
| H | L |
|
|
|
| L |
|
|
智能控制原理 | L |
|
|
|
| H |
|
|
|
|
|
| L |
|
|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 |
|
|
|
|
|
| H |
|
|
|
| M |
|
|
|
人工智能 |
|
|
|
|
|
| H |
|
|
|
|
| M | L |
|
农业生态学 |
|
|
| H | L |
|
|
|
| M |
|
|
|
|
|
作物生产学 |
| L | H |
|
| H |
|
|
|
|
|
|
|
|
|
农业传感器与智能装备 |
|
|
|
| L | M | H |
|
|
|
|
|
|
|
|
植物营养与土壤肥料学 |
|
|
| M |
| H |
|
|
| L |
|
|
|
|
|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学 |
|
| M | L | H |
|
|
|
|
|
|
|
|
|
|
农业微生物学 |
|
|
|
| M |
| L |
|
| H |
|
|
| L |
|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 |
|
|
|
|
| H |
| L |
|
|
|
| M |
|
|
|
|
|
|
| H |
|
|
| M |
|
| H | L |
| |
农业物联网技术 |
|
| M |
|
|
| H |
|
|
|
| L |
|
|
|
农业遥感与应用 |
| L |
|
|
|
| H |
|
| M |
|
|
|
|
|
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学 |
|
|
|
|
|
| H | M |
| L |
|
|
|
|
|
园艺植物栽培学总论 |
| L | M |
|
| H |
|
|
|
|
|
|
|
|
|
药用植物栽培学 |
|
| H |
|
| M |
|
|
| L |
|
|
|
|
|
智慧农业应用技术 |
|
| M |
|
|
| H |
|
|
|
|
| M |
|
|
园艺植物分子生物学 |
|
|
|
|
| H |
| M |
|
|
| L |
|
|
|
农业信息技术 |
|
|
|
|
|
| H |
|
| M |
| M |
|
|
|
水肥精准智能管理技术 |
|
|
| H |
|
| M |
|
|
|
| L |
|
|
|
园艺植物病理学 |
|
|
| H | L |
|
| M |
|
|
|
|
|
|
|
农业昆虫学 |
|
|
| H | L |
|
| M |
|
|
|
|
|
|
|
植物病虫害诊断与测报 |
|
|
| M |
| M |
|
|
|
|
|
| L |
|
|
植物化学保护学 |
|
|
| M |
|
|
|
|
| H |
|
|
|
|
|
智慧植保 |
|
|
| M | H |
|
|
|
|
|
|
|
|
|
|
植保无人机应用技术 |
|
|
|
|
|
| H |
|
| M |
|
|
|
|
|
现代农业技术概论 |
|
| M |
|
|
|
|
|
| L |
| M |
|
|
|
园艺植物栽培学各论 |
|
| L |
| M |
| M |
|
|
|
|
|
|
|
|
现代设施园艺新技术 |
|
| L |
| M |
| M |
|
|
|
|
|
|
|
|
无人农场 |
|
| H |
|
| M |
|
|
| M |
| L |
|
|
|
精准农业概论 |
|
| M | L | H |
|
|
|
|
|
|
| M |
|
|
农业生物信息学 |
|
|
|
|
| M | M |
|
|
|
| H |
|
|
|
园艺植物组织培养 |
|
|
|
| M |
|
|
|
| M |
|
| L |
|
|
无土栽培学 |
|
|
| M | M |
|
|
|
|
|
|
|
|
|
|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
|
|
|
| L |
|
|
|
|
| M |
| H |
|
|
专业英语 |
|
|
|
|
|
|
|
|
|
| H | M |
|
|
|
葡萄与葡萄酒 |
|
|
|
|
| M |
| M |
|
| L |
|
|
|
|
食用菌栽培学 |
|
| M |
|
|
|
|
|
| L |
|
|
|
|
|
茶叶高效生产技术 |
|
| M |
|
| M |
|
|
|
|
|
|
|
|
|
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 |
|
|
|
|
|
|
|
|
|
|
|
|
|
|
|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
|
|
| M |
| L |
|
|
| M |
|
|
|
|
|
智慧农业测控技术与装备 |
|
|
|
| H |
|
|
|
|
|
| M |
|
|
|
农业机械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 |
|
|
|
|
|
| H |
|
|
|
|
| M |
|
|
无人机遥感与智慧农业信息提取 |
|
|
|
|
| M |
|
|
|
|
|
| L |
|
|
园艺商品学 |
| L |
|
|
|
|
|
| H |
|
|
| M |
|
|
电子商务 |
| L |
|
|
|
|
|
| H |
|
|
| M |
|
|
农业经济学 |
| L |
|
|
|
|
|
| H |
|
|
| M |
|
|
军事训练 |
| M |
|
|
|
|
|
|
|
|
|
|
| H |
|
植物学野外实习 |
|
|
| L |
|
|
| H |
|
|
|
|
| M |
|
智慧园艺生产/智慧植保实践 |
|
|
| L |
| H | L |
|
|
|
|
|
| M |
|
智能农业数据分析综合实践 |
|
|
|
|
|
| H |
|
|
|
|
| M | L | H |
专业见习 |
|
|
|
|
| H |
|
|
| L |
| M |
|
| H |
专业实习 |
|
|
| L |
|
| H |
|
|
|
|
| M |
| H |
毕业论文(设计) |
| L |
|
|
|
| H |
|
|
|
| H |
| M | L |
(一) 本培养方案从2024级学生开始执行。
(二) 本次制订培养方案的负责人是于文清,参与制订工作的有郭连金、程薪宇、王瑞庆、段华平、张勇、吴凯、徐芬芬、张超、满百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