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简介
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创办于2003年,同年开始招收生物科学(师范)本科学生,2022年12月顺利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2023年获批校级“产教融合”特色建设专业。本专业紧密依托江西省高校生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饶市农业创新研究院等平台开展教学、科研工作。近5年,本专业教师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级教学成果1项,省级基础教育课题1项,省级教改课题6项,省名师工作室1个,省级自然科学基金4项。2020年生物科学“惟义”师范生培养主干课程群教学团队获批省部级教学团队。《植物生物学》课程于2011年、2014年先后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省级资源共享课程;2016年,《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生物学》等两门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本专业现有教学科研设备近1279台(件),总价值约1047万元。 近5年,本专业毕业生毕业后直接从教率达27.81%,考研录取率达34.10%,人才培养质量高。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教师教育政策,根据地区基础教育发展与改革对高素质中学生物学教师的需求,秉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校训,依托“产教融合”特色专业建设点,立足江西、面向全国,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红色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教育情怀,师德高尚,热爱教育教学工作,系统掌握生物科学及其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具有创新、反思、合作意识,具备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具备现代教育思想与教学技能,毕业五年左右成为能够胜任中学生物学教学、教研和管理等相关工作的中学生物学骨干教师。
培养目标1:师德高尚
能够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教师教育政策要求,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富有教育情怀,具有从教意愿,尊重中学生权益、关爱学生,具有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和学生观,为学生树立榜样,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培养目标2:乐学善教
了解生物学学科知识在社会实践中的作用和价值,能够结合江西生物资源与环境特点,合理运用学科知识和技能,科学设计、实施和优化教学活动;能够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熟练运用教师教育知识、钻研教学问题,并能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
培养目标 3:育人有方
树立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理念,熟悉现阶段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发挥生物学学科的德育功能,顺利开展德育和综合育人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了解班级管理方法,能够独立设计、组织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胜任中学班主任工作。
培养目标4:持续发展
具有持续学习的意愿和批判反思、勇于创新的意识,对生物学学科发展动态具有良好的理解力和敏感性,能够适应中学生物学教育改革发展;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及良好的组织、管理、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 |
1[师德规范]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以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为己任。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的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 1-1[政治立场]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
1-2[师德修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为己任。了解国家政策法规,理解、认同和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知行合一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 |
2[教育情怀] 热爱教育事业,认同中学生物教师工作的价值、意义和专业性,了解中学教师的职业特征,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具有在江西从教的意愿和情怀。掌握一定的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人文底蕴和审美能力。尊重学生独立人格,关爱学生、富有爱心、责任心,工作细心、耐心,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 2-1[职业认同] 热爱教育事业,认同中学教育工作的价值和重要意义,了解中学教师的职业特征,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理解中学生物学教师工作的意义及其专业性,具有投身江西中学生物学教育的意愿和情怀。掌握一定的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丰富的人文底蕴和审美能力。
|
2-2[关爱学生] 掌握一定的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丰富的人文底蕴和审美能力。尊重学生独立人格,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理解、关爱学生,富有责任心,工作细心、耐心,乐于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 |
3[学科素养] 掌握生物学科的基本原理,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理解生物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和方法,掌握实验基本技能,能运用生物学科基本思想和实验方法解决相关问题,并形成生命观念。具备科学思维,了解生物学科发展的历程与前沿动态、江西生物资源与环境特点。理解生物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初步具备跨学科实践能力,了解生物学科与社会实践的关联,对学习科学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 3-1[学科基础] 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掌握生物学科的基本原理,理解生物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和方法,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并能运用生物学科基本思想和实验方法解决相关问题,形成生命观念。 |
3-2[探索精神]具备科学思维,了解科学探究方法和过程,了解生物学科发展历程、前沿、趋势和应用前景,了解江西生物资源与环境特点并可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 |
3-3[知识运用]理解生物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初步具备跨学科实践能力,了解生物学科与社会实践的关联及其在当中发挥的作用,对学习科学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 |
4[教学能力] 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能依据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针对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生物学科认知特点和个体差异,指导学生学习,运用生物学科教学知识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获得教学体验,具有初步的教学能力、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和持续改进教学方法的意识。 | 4-1[教学理论]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课程教学论等相关学科理论,熟悉课堂教学原理、方法和策略,理解中学生物课程标准,能正确处理标准与教材间关系,可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一般规律、学科认知特点和个体差异,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课程教学。 |
4-2[教学技能]掌握普通话与教师语言、书法和信息化教育技术应用等基础教学技能,具备开展课程教学的基本能力。 | |
4-3[教学改进]能够进行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获得教学体验,具备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和持续改进教学方法的意识。 | |
5[班级指导] 树立德育为先理念和正确的学生观,熟知中学德育工作目标、原理与方法。熟悉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与学生发展指导、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能够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展德育和心理建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工作,获得积极体验。 | 5-1[德育意识]树立德育为先理念和正确的学生观,熟知中学德育目标、原理与方法。 |
5-2[班级管理]熟悉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初步掌握学生发展指导、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能有效地开展班级教育活动。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能够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展德育和心理建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工作,并获得积极体验。 | |
| |
6[综合育人]熟悉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理解中学生物教学的育人价值,掌握生物学科蕴含的情感和价值,掌握生物学科育人途径与方法。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育人内涵和方法,能够参与组织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等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 6-1[学科育人]理解中学生物学科在中学生发展中的作用,掌握生物学科蕴含的情感和价值,掌握生物学科育人途径与方法。 |
6-2[人文育人] 熟悉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熟悉中学生思想品德培育、人格塑造、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与方法。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育人内涵和方法,能够参与组织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等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 |
7[学会反思] 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动态,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具备主动学习、更新知识、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理解反思研究的重要性,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收集信息、自我诊断与自我改进,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可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学会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相关问题。 | 7-1[精进不休]: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动态,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具备主动学习、更新知识、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
7-2[反思意识]:理解反思研究的重要性,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收集信息、自我诊断和自我改进,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可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学会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相关问题。 | |
8[沟通合作]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树立学习共同体理念,具有参与学习共同体建设的意愿和团队协作精神。掌握团队沟通、协作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在课程学习和教学实践过程中积极参与小组互助与合作学习,可与教学相关方进行顺利的交流合作。 | 8-1[合作精神]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树立学习共同体理念,具有参与学习共同体建设的意愿和团队协作精神。 |
8-2[沟通能力]掌握团队沟通、协作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在课程学习和教学实践过程中积极参与小组互助、合作学习,可与领导、同事、学生及家长等教学相关方进行顺利的交流合作。 |
四、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矩阵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 培养目标1 | 培养目标 2 | 培养目标 3 | 培养目标 4 |
1 师德规范 | √ |
|
|
|
2 教育情怀 | √ |
| √ |
|
3 学科素养 |
| √ |
|
|
4 教学能力 |
| √ |
|
|
5 班级指导 | √ |
| √ | √ |
6 综合育人 |
|
| √ | √ |
7学会反思 |
| √ |
| √ |
8 沟通合作 |
| √ | √ | √ |
说明:在对应支撑的相应部位标识“√”。
五、学制与修读年限
学制:4年。
修业年限:3~6年。
六、毕业条件与学位授予
毕业条件:最低毕业学分为160学分。本专业学生需至少修满课程计划中的160学分,其中通识教育(必修)42学分,通识教育(选修)6学分,专业基础课程(必修)16学分、专业核心(必修)36学分、专业拓展(选修)24学分、教师教育(必修)14学分、教师教育(选修)5学分,实践教学(必修)17学分。为鼓励学生跨专业选修,原则上跨专业必修学分可以抵专业选修和通识教育选修(通识选修中必选科目除外)。
学位授予:学生本科毕业时达到毕业条件,并符合《上饶师范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七、主干学科
生物学。
八、专业核心课程
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课程及实验。
九、课程结构及学分要求
课程 类型 | 课程类别 | 修读学分 | 占总学分 比例(%) | 备注 | |
理论 | 实践 | ||||
通识 教育 | 通识教育(必修) | 27.5 | 14.5 | 26.25 | 30% |
通识教育(选修) | 6 |
| 3.75 | ||
专业 教育 | 专业基础(必修) | 14 | 2 | 10 | 47.5% |
专业核心(必修) | 25 | 11 | 22.5 | ||
专业拓展(选修) | 18 | 6 | 15 | ||
教师 教育 | 教师教育(必修) | 11.5 | 2.5 | 8.75 | 11.88% |
教师教育(选修) | 4 | 1 | 3.13 | ||
实践 教学 | 基础实践(必修) |
| 2 | 1.25 | 10.62% |
专业实践(必修) |
| 9 | 5.62 | ||
综合实践(必修) |
| 6 | 3.75 | ||
合计 | 160 | 106 | 54 | 100% | 100% |
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 22.5% |
说明:百分比(%)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教师教育板块中的中学生物学教学论、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与评价、中学生物学教学技能训练等课程学分统计时计入专业教育学分。
十、课程教学学时安排表
各学期学时 课程类别与学分 | 第一 学期 | 第二 学期 | 第三 学期 | 第四 学期 | 第五 学期 | 第六 学期 | 第七 学期 | 第八 学期 | 合计 | 百分比(%) | |
通识教育 (必修) | 思想政治类 17学分 | 56 | 56 | 56 | 56 | 48 |
|
|
| 272 | 9.97 |
国防教育类 2 学分 | 32 |
|
|
|
|
|
|
| 32 | 1.17 | |
体育健康类 4 学分 | 32 | 32 | 32 | 32 |
|
|
|
| 128 | 4.69 | |
大学外语类7 学分 | 64 | 64 | 32 |
|
|
|
|
| 160 | 5.87 | |
信息技术类 2 学分 |
| 48 |
|
|
|
|
|
| 48 | 1.76 | |
心理健康类 2 学分 |
| 32 |
|
|
|
|
|
| 32 | 1.17 | |
职业发展类6 学分 |
| 64 |
|
| 16 |
|
|
| 80 | 2.93 | |
劳动教育类2 学分 |
|
|
|
|
|
|
|
| 32 | 1.17 | |
通识教育 (选修) |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 |
|
|
|
|
|
|
|
| ≥96 | 3.52 |
家国情怀与价值理想 | 20 | 4 | 4 | 4 |
|
|
|
| |||
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 |
|
| 16 |
| 16 |
|
|
| |||
艺术修养与审美体验 |
|
|
| 32 |
|
|
|
| |||
终身发展与公民责任 |
|
|
|
|
|
|
|
| |||
数理基础与科学素养 |
|
|
|
|
|
|
|
| |||
专业基础(必修)16学分 | 128 | 64 | 48 | 48 |
|
|
|
| 256 | 9.38 | |
专业核心(必修)36学分 | 128 | 128 | 80 | 176 | 192 | 48 |
|
| 752 | 27.57 | |
专业拓展(选修)24学分 | 16 |
| 112 | 96 | 80 | 176 |
|
| 480 | 17.6 | |
教师教育(必修)14学分 |
| 64 | 112 | 16 | 56 | 16 |
|
| 264 | 9.68 | |
教师教育(选修)5学分 |
|
|
| 32 | 64 |
|
|
| 96 | 3.52 | |
小计 | 476 | 556 | 492 | 492 | 472 | 240 |
|
| 2728 | 100 |
说明:不含实践教育。通识选修课程根据指导意见要求进行填写,不低于96学时。
十一、课程计划表
(一)通识教育类课程计划
1.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计划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开课学期 | 理论 学时 | 实践 学时 | 总 学时 | 总 学分 | 考核方式 | 开课单位 | 备注 |
1311001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1 | 36 | 12 | 48 | 3 | 考试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1311006 | 形势与政策(一) | 1 | 7 | 1 | 8 | 0.5 | 考查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0711001 | 大学体育(一) | 1 |
| 32 | 32 | 1 | 考试 | 体育学院 |
|
0511001 | 大学外语(一) | 1 | 32 | 32 | 64 | 3 | 考试 | 外国语学院 |
|
2011001 | 国防安全教育与军事理论 | 1 | 32 |
| 32 | 2 | 考查 | 保卫处(人武部) |
|
1311002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36 | 12 | 48 | 3 | 考试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1311007 | 形势与政策(二) | 2 | 7 | 1 | 8 | 0.5 | 考查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0711002 | 大学体育(二) | 2 |
| 32 | 32 | 1 | 考试 | 体育学院 |
|
0511002 | 大学外语(二) | 2 | 32 | 32 | 64 | 3 | 考试 | 外国语学院 |
|
1411001 |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基础 | 2 | 16 | 32 | 48 | 2 | 考试 | 数字技术应用 产业学院 | 限理科类专业 |
1711001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2 | 32 |
| 32 | 2 | 考查 | 学工处 |
|
1811001 |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 2 | 16 | 32 | 48 | 2 | 考查 | 创新创业学院 |
|
1511001 |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一) | 2 | 16 |
| 16 | 1 | 考查 | 招生就业处 |
|
1311003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36 | 12 | 48 | 3 | 考试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1311008 | 形势与政策(三) | 3 | 7 | 1 | 8 | 0.5 | 考查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0711003 | 大学体育(三) | 3 |
| 32 | 32 | 1 | 考试 | 体育学院 |
|
0511003 | 大学外语(三) | 3 |
| 32 | 32 | 1 | 考试 | 外国语学院 |
|
1311004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4 | 36 | 12 | 48 | 3 | 考试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1311009 | 形势与政策(四) | 4 | 7 | 1 | 8 | 0.5 | 考查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0711004 | 大学体育(四) | 4 |
| 32 | 32 | 1 | 考试 | 体育学院 |
|
1311005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5 | 36 | 12 | 48 | 3 | 考试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1511002 |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二) | 5 | 16 |
| 16 | 1 | 考查 | 招生就业处 |
|
1611001 | 大学生劳动教育 |
| 8 | 24 | 32 | 2 | 考查 | 教务处 |
|
1911001 | 个性发展 |
|
|
|
| 2 | 考查 | 团委 |
|
小计 |
| 408 | 376 | 784 | 42 |
|
|
|
2.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计划
课程模块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开课学期 | 理论 学时 | 实践 学时 | 总 学时 | 总 学分 | 考核方式 | 开课单位 | 备注 |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 |
|
|
|
|
|
|
| 考查 |
|
|
家国情怀与价值理想 | 1321001 | “四史”大讲堂 | 1-4 | 16 | 0 | 16 | 1 | 考查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限选 |
1321002 | 跨越时空的方志敏精神 | 1 | 16 | 0 | 16 | 1 | 考查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师范类专业限选 | |
|
|
|
|
|
|
| 考查 |
|
| |
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 | 2121001 | 朱子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 3 | 16 | 0 | 16 | 1 | 考查 | 朱子学研究所 | 师范类专业限选 |
0421001 | 大学语文 | 5 | 16 |
| 16 | 1 | 考查 |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 |
|
|
|
|
|
|
| 考查 |
|
| |
艺术修养与审美体验 | 1621001 | 美育教育 | 4 | 32 |
| 32 | 2 | 考查 | 美术与设计学院 音舞学院 | 非艺术类专业限选 |
|
|
|
|
|
|
| 考查 |
|
| |
终身发展与公民责任 |
|
|
|
|
|
|
| 考查 |
|
|
数理基础与科学素养 | 0221001 | 大学物理 |
|
|
|
|
| 考查 | 物理科学与智能教育学院 |
|
|
|
|
|
|
|
| 考查 |
|
| |
| 小计(最低修读6学分) |
|
|
|
| 6 |
|
|
|
注:选修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的公选课不少于2学分,艺术修养与审美体验模块中的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艺术鉴赏和评论类、艺术体验和实践类等公共艺术课程取得2个学分方可毕业。其中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艺术鉴赏和评论类课程至少取得1个学分。
(二)专业教育类课程计划
1. 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计划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开课学期 | 理论 学时 | 实践 学时 | 总 学时 | 总 学分 | 考核方式 | 开课单位 | 备注 |
0112941 | 高等数学 | 1 | 48 |
| 48 | 3 | 考试 | 数计学院 |
|
0312301 | 无机及分析化学 | 1 | 48 | 32 | 80 | 4 | 考试 | 化环学院 |
|
0312302 | 有机化学 | 2 | 48 | 16 | 64 | 3.5 | 考试 | 化环学院 |
|
0212902 | 大学物理 | 3 | 48 |
| 48 | 3 | 考试 | 物智学院 |
|
1112001 | 生物统计学 | 4 | 32 | 16 | 48 | 2.5 | 考试 | 生命科学学院 |
|
小计 |
| 224 | 64 | 288 | 16 |
|
| 14+2 |
2. 专业核心(必修)课程计划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开课学期 | 理论 学时 | 实践 学时 | 总 学时 | 总 学分 | 考核方式 | 开课单位 | 备注 |
1112002 | 植物生物学 | 1-2 | 64 |
| 64 | 4 | 考试 | 生命科学学院 | 分2学期 |
1112003 | 植物生物学实验 | 1-2 |
| 64 | 64 | 2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分2学期 |
1112004 | 动物生物学 | 1-2 | 64 |
| 64 | 4 | 考试 | 生命科学学院 | 分2学期 |
1112005 | 动物生物学实验 | 1-2 |
| 64 | 64 | 2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分2学期 |
1112006 | 微生物学 | 3 | 48 |
| 48 | 3 | 考试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12007 | 微生物学实验 | 3 |
| 32 | 32 | 1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12008 | 遗传学 | 4 | 48 |
| 48 | 3 | 考试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12009 | 遗传学实验 | 4 |
| 32 | 32 | 1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12010 | 生物化学 | 4 | 48 |
| 48 | 3 | 考试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12011 | 生物化学实验 | 4 |
| 48 | 48 | 1.5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12012 | 细胞生物学 | 5 | 48 |
| 48 | 3 | 考试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12013 | 细胞生物学实验 | 5 |
| 48 | 48 | 1.5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12014 | 分子生物学 | 5 | 48 |
| 48 | 3 | 考试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12015 | 分子生物学实验 | 5 |
| 48 | 48 | 1.5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12016 | 生态学 | 6 | 32 | 16 | 48 | 2.5 | 考试 | 生命科学学院 |
|
小计 |
| 400 | 352 | 752 | 36 |
|
| 25+11 |
说明:备注中★为行业教师参与授课。
3. 专业拓展(选修)课程计划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开课学期 | 理论 学时 | 实践 学时 | 总 学时 | 总 学分 | 考核方式 | 开课单位 | 备注 |
1122001 | 生物科学专业导论 | 1 | 8 |
| 8 | 0.5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限选 |
1122002 | 生物科学专业实验室安全教育 | 1 | 8 |
| 8 | 0.5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限选 |
1122003 | 植物生理学 | 3 | 48 |
| 48 | 3 | 考试 | 生命科学学院 | 限选 |
1122004 | 植物生理学实验 | 3 |
| 32 | 32 | 1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限选 |
1122005 | 人体解剖生理学 | 4 | 48 |
| 48 | 3 | 考试 | 生命科学学院 | 限选 |
1122006 |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 | 4 |
| 32 | 32 | 1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限选 |
1122007 | 科技写作 | 3-6 |
| 16 | 16 | 0.5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22008 | 文献检索 | 3-6 |
| 16 | 16 | 0.5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22009 | 生物科学研究进展 | 3-6 | 16 |
| 16 | 1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22010 | 进化生物学 | 3-6 | 32 |
| 32 | 2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22011 | 昆虫学 | 3-6 | 32 |
| 32 | 2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22012 | 免疫学 | 3-6 | 32 |
| 32 | 2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22013 | 生物信息学 | 3-6 | 16 | 16 | 32 | 1.5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22014 | 发育生物学 | 3-6 | 32 |
| 32 | 2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22015 | 基因工程 | 3-6 | 32 |
| 32 | 2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22016 | 无土栽培学 | 3-6 | 32 |
| 32 | 2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22017 | 生命伦理学 | 3-6 | 16 |
| 16 | 1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22018 | 生物学综合实验 | 3-6 |
| 32 | 32 | 1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22019 | 植物组织培养 | 3-6 | 16 | 32 | 48 | 2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22020 | 乡土生物标本制作 | 3-6 |
| 32 | 32 | 1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22021 | 生物科学创新创业案例分析 | 3-6 | 16 |
| 16 | 1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22022 | 花卉与园林艺术 | 3-6 | 16 |
| 16 | 1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22023 | 食用菌栽培学 | 3-6 | 32 |
| 32 | 2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22024 | 病毒学 | 3-6 | 32 |
| 32 | 2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22025 | 资源生物学 | 3-6 | 32 |
| 32 | 2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22026 | 茶叶高效生产技术 | 3-6 | 16 | 32 | 48 | 2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
1122027 | 生物学专业英语 | 3-6 | 24 |
| 24 | 1.5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小计(最低修读24学分) |
| 288 | 192 | 480 | 24 |
|
| 18+6 |
说明:备注中★为行业教师参与授课。
(三)教师教育类课程计划
1. 教师教育(必修)课程计划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开课学期 | 理论 学时 | 实践 学时 | 总 学时 | 总 学分 | 考核方式 | 开课单位 | 备注 |
1013001 | 师德修养与教育家精神 | 2 | 16 |
| 16 | 1 | 考试 | 教育科学学院 |
|
0413001 | 普通话与教师语言 | 2 |
| 16 | 16 | 0.5 |
|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
1013002 | 教育学基础 | 2 | 32 |
| 32 | 2 | 考试 | 教育科学学院 |
|
1313001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 | 3 | 16 |
| 16 | 1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1013003 | 教育心理学 | 3 | 32 |
| 32 | 2 | 考试 | 教育科学学院 |
|
1113001 |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 3 | 32 |
| 32 | 2 | 考试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13002 | 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 4 | 16 |
| 16 | 1 | 考试 | 生命科学学院 |
|
1013004 | 教育政策法规 | 5 | 8 |
| 8 | 0.5 | 考查 | 教育科学学院 |
|
0213001 |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 3 | 16 | 16 | 32 | 1.5 | 考试 | 物理科学与智能教育学院 |
|
1113003 | 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与评价 | 5 | 16 | 32 | 48 | 2 | 考试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13004 | 中学生物学教学技能训练 | 6 |
| 16 | 16 | 0.5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小计 |
| 184 | 80 | 264 | 14 |
|
|
|
说明:备注中★为行业教师参与授课。
2. 教师教育(选修)课程计划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开课学期 | 理论 学时 | 实践 学时 | 总 学时 | 总 学分 | 考核方式 | 开课单位 | 备注 |
2223001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 4 | 16 |
| 16 | 1 | 考查 | 统战部 | 限选 |
1023001 |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辅导 | 4 | 16 |
| 16 | 1 | 考查 | 教育科学学院 | 限选 |
1123001 | 德育与班级管理 | 5 | 16 |
| 16 | 1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限选 |
1123002 | 生物科学史故事与中学教学 | 2-6 | 16 |
| 16 | 1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23003 | 中学生物学课程实验教学研究 | 4-6 |
| 32 | 32 | 1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23004 | 生物学教学课件制作 | 2-6 |
| 32 | 32 | 1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23005 | 中外著名教育家简介 | 2-6 | 16 |
| 16 | 1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23006 | 中小学教学名师论坛 | 2-6 | 16 |
| 16 | 1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23007 | 生物学中高考试题解析 | 2-6 | 16 |
| 16 | 1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
1123008 | 校园安全与应急管理 | 2-6 | 16 |
| 16 | 1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1023066 | 中外教育史 | 2-6 | 16 |
| 16 | 1 | 考查 | 教育科学学院 |
|
1023067 | 学习科学 | 2-6 | 16 |
| 16 | 1 | 考查 | 教育科学学院 |
|
1023068 | 有效教学 | 2-6 | 16 |
| 16 | 1 | 考查 | 教育科学学院 |
|
1023069 | 教育研究方法 | 2-6 | 16 |
| 16 | 1 | 考查 | 教育科学学院 |
|
小计(最低修读5学分) |
| 64 | 32 | 96 | 5 |
|
|
|
说明:备注中★为行业教师参与授课。
(四)实践教学(必修)计划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开课学期 | 时间安排 | 总学分 | 考核方式 | 开课单位 | 备注 |
2014001 | 军事训练 | 1 | 2周 | 2 | 考查 | 保卫处(人武部) |
|
1114001 | 教育见习 | 3、5 | 2周 | 1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
1114002 | 教育实习 | 7 | 16周 | 5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
1114003 | 教育研习 | 8 | 2周 | 1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
1114004 | 植物学野外实习 | 2 | 1周 | 1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14005 | 动物学野外实习 | 2 | 1周 | 1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1114006 | 毕业论文(设计) | 8 | 14周 | 6 | 考查 | 生命科学学院 | ★ |
说明:备注中★为行业教师参与授课。
十二、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填写说明】各专业要严格按照专业教学活动或开设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矩阵,建立本专业教学活动或开设课程与毕业要求之间的支撑矩阵。H、M、L分别代表高支撑、中支撑、低支撑。
课程名称 | 1师德规范 | 2教育情怀 | 3学科素养 | 4教学能力 | 5班级指导 | 6综合育人 | 7学会反思 | 8沟通合作 | ||||||||||
1-1 | 1-2 | 2-1 | 2-2 | 3-1 | 3-2 | 3-3 | 4-1 | 4-2 | 4-3 | 5-1 | 5-2 | 6-1 | 6-2 | 7-1 | 7-2 | 8-1 | 8-2 |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 H |
| M |
|
|
|
|
|
|
|
|
|
|
| L |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H |
|
| M |
|
|
|
|
|
|
|
|
|
|
| L |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H |
|
| M |
|
|
|
|
|
|
|
|
|
|
| L |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H |
|
| M |
|
|
|
|
|
|
|
|
|
|
| L |
|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H |
|
| M |
|
|
|
|
|
|
|
|
|
|
| L |
|
|
形势与政策 | H |
|
| M |
|
|
|
|
|
|
|
|
|
| L |
|
|
|
国防安全教育与军事理论 | H |
|
|
|
|
| L |
|
|
|
|
|
|
|
|
| M |
|
大学体育 |
|
|
|
|
|
| L |
|
|
|
|
|
| M |
|
| H |
|
大学外语 |
|
|
|
|
|
| H |
|
|
|
|
|
|
|
| L |
| L |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基础 |
|
|
|
|
|
| H |
|
|
|
|
|
|
| L |
|
| L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
|
|
|
|
|
|
|
|
|
|
|
|
|
| L | M | H |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
|
|
|
|
|
| H |
|
|
|
|
|
|
|
|
| H | H |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
|
| H |
|
|
|
|
|
|
|
|
|
|
| L |
|
| M |
劳动教育 |
|
| M |
|
|
|
|
|
|
|
| M |
| H |
|
| L | L |
“四史”大讲堂 | H |
|
| M |
|
| L |
|
|
|
|
|
|
|
|
|
|
|
朱子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 H |
|
| M |
|
| L |
|
|
|
|
|
|
|
|
|
|
|
高等数学 |
|
|
|
|
| H | M |
|
|
|
|
|
|
|
| L |
|
|
大学物理 |
|
|
|
|
| H | M |
|
|
|
|
|
|
|
| L |
|
|
无机及分析化学 |
|
|
|
|
| H | M |
|
|
|
|
|
|
|
| L |
|
|
有机化学 |
|
|
|
|
| H | M |
|
|
|
|
|
|
|
| L |
|
|
生物统计学 |
|
|
|
| H | M | L |
|
|
|
|
|
|
|
|
|
|
|
植物生物学 |
|
|
|
| H | M |
|
|
|
|
|
|
|
|
|
| L |
|
植物生物学实验 |
|
|
|
| H | M |
|
|
|
|
|
|
|
|
|
|
|
|
动物生物学 |
|
|
|
| H | M |
|
|
|
|
|
|
|
|
|
| L |
|
动物生物学实验 |
|
|
|
| H | M |
|
|
|
|
|
|
|
|
|
|
|
|
生物化学 |
|
|
|
| H | M | L |
|
|
|
|
|
|
|
|
|
|
|
生物化学实验 |
|
|
|
| H | M |
|
|
|
|
|
|
|
|
|
| L |
|
遗传学 |
|
|
|
| H | L | M |
|
|
|
|
|
|
|
|
|
|
|
遗传学实验 |
|
|
|
| H | M |
|
|
|
|
|
|
|
|
|
| L |
|
微生物学 |
|
|
|
| H | M | L |
|
|
|
|
|
|
|
|
|
|
|
微生物学实验 |
|
|
|
| H | M |
|
|
|
|
|
|
|
|
|
| L |
|
细胞生物学 |
|
|
|
| H | L | M |
|
|
|
|
|
|
|
|
|
|
|
细胞生物学实验 |
|
|
|
| H | M | L |
|
|
|
|
|
|
|
|
| L |
|
分子生物学 |
|
|
|
| H | M |
|
|
|
|
|
|
|
|
|
|
|
|
分子生物学实验 |
|
|
|
| H | M |
|
|
|
|
|
|
|
|
|
| L |
|
生态学 |
|
|
|
| H | M |
|
|
|
|
|
|
|
|
|
| L |
|
生物科学专业导论 |
|
| M |
|
|
| L |
|
|
|
|
|
|
| L |
|
|
|
生物科学专业实验室安全教育 |
|
| M |
| L |
|
|
|
|
|
|
|
|
|
|
|
|
|
植物生理学 |
|
|
|
| H | M |
|
|
|
|
|
|
|
|
|
|
|
|
植物生理学实验 |
|
|
|
| H | M |
|
|
|
|
|
|
|
|
|
| L |
|
人体解剖生理学 |
|
|
|
| H | L | M |
|
|
|
|
|
|
|
|
|
|
|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 |
|
|
|
| H | L | M |
|
|
|
|
|
|
|
|
| L |
|
科技写作 |
|
| M |
|
| L |
|
|
|
|
|
|
|
|
| M |
|
|
文献检索 |
|
|
|
|
| M |
|
|
|
|
|
|
|
| L | M |
|
|
生物科学研究进展 |
|
|
|
|
| M | L |
|
|
|
|
| L |
|
|
|
|
|
进化生物学 |
|
|
|
| M | L |
|
|
|
|
|
|
|
| L |
|
|
|
昆虫学 |
|
|
|
| M | M |
|
|
|
|
|
|
|
|
|
|
|
|
免疫学 |
|
|
|
| M |
| L |
|
|
|
|
|
|
|
|
|
|
|
生物信息学 |
|
|
|
|
| M | L |
|
|
|
|
|
|
|
| M |
|
|
发育生物学 |
|
|
|
| M | L |
|
|
|
|
|
|
|
|
|
|
|
|
基因工程 |
|
|
|
| M | L | M |
|
|
|
|
|
|
|
|
|
|
|
无土栽培学 |
|
|
|
| M | L | M |
|
|
|
|
|
|
|
|
|
|
|
生命伦理学 |
| M |
|
|
|
|
|
|
|
| L |
| L |
|
|
|
|
|
综合生物学实验 |
|
|
|
|
| L | M |
|
|
|
|
|
|
|
|
| L |
|
植物组织培养 |
|
|
|
| M | L | M |
|
|
|
|
|
|
|
|
|
|
|
乡土生物标本制作 |
|
|
|
| M | M |
|
|
|
|
|
|
|
|
|
|
|
|
生物科学创新创业案例分析 |
|
| L |
|
|
|
|
|
|
|
|
|
|
| M |
|
|
|
花卉与园林艺术 |
|
|
|
|
| L |
|
|
|
|
|
| M |
|
|
|
|
|
食用菌栽培学 |
|
|
|
| M | L | M |
|
|
|
|
|
|
|
|
|
|
|
病毒学 |
|
|
|
| M | L | M |
|
|
|
|
|
|
|
|
|
|
|
资源生物学 |
|
|
|
| M | M |
|
|
|
|
|
|
|
|
|
|
|
|
茶叶高效生产技术 |
|
|
|
| L | M | M |
|
|
|
|
|
|
|
|
|
|
|
生物学专业英语 |
|
|
|
|
| L |
|
|
|
|
|
|
|
| M | L |
|
|
师德修养与教育家精神 |
| H |
| L |
|
|
|
|
|
|
|
|
|
|
|
|
|
|
普通话与教师语言 |
|
|
| H |
| M |
|
| M |
|
|
|
|
|
|
|
|
|
教育学基础 |
|
| M |
|
|
|
| M |
|
| H |
|
|
|
|
|
|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 |
| H | M |
|
|
|
|
|
|
| L |
|
|
|
|
|
|
|
教育心理学 |
|
| H |
|
|
|
| M |
|
|
|
| M |
|
|
|
|
|
教育政策法规 |
| H |
|
|
|
|
|
|
|
|
|
|
|
|
| L |
|
|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
|
|
|
|
|
| M |
| H |
|
|
|
|
| L |
|
|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 H |
| M |
|
|
|
|
|
|
|
|
|
|
|
|
|
|
|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辅导 |
|
|
| L |
|
|
|
|
|
|
|
| H |
|
|
|
|
|
德育与班级管理 |
|
|
|
|
|
|
|
|
|
|
| H |
| H |
|
|
|
|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
|
|
|
|
|
|
| H | L | M |
|
|
|
|
|
|
|
|
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
|
|
|
|
|
|
| H | L | M |
|
|
|
|
|
|
|
|
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与评价 |
|
|
|
|
|
|
| H | L | M |
|
|
|
|
|
|
|
|
中学生物学教学技能训练 |
|
|
|
|
|
|
| M | H | L |
|
|
|
|
|
|
|
|
生物科学史故事与中学教学 |
|
| M |
|
|
|
|
|
|
|
|
| L |
|
|
|
|
|
中学生物学课程实验教学研究 |
|
|
|
|
|
|
| M | M | L |
|
|
|
|
|
|
|
|
生物学教学课件制作 |
|
|
|
|
|
|
|
| M | L |
|
|
|
|
|
|
|
|
中外著名教育家简介 |
| M | M |
|
|
|
|
|
|
|
|
|
| L |
|
|
|
|
中小学教学名师论坛 |
| M | M |
|
|
|
|
|
|
|
|
|
| L |
|
|
|
|
生物学中高考试题解析 |
|
|
|
|
|
|
| M | L | L |
|
|
|
|
|
|
|
|
校园安全与应急管理 |
|
|
| M |
|
|
|
|
|
|
|
|
| M |
|
|
|
|
中外教育史 |
|
|
|
|
|
|
| M | L |
|
|
|
| L | M |
|
|
|
学习科学 |
|
|
|
|
|
|
| M | M | M |
|
|
|
|
|
|
|
|
有效教学 |
|
|
|
|
|
|
| M | M | L |
|
|
|
|
|
|
|
|
教育研究方法 |
|
|
|
|
|
|
| M | M | M |
|
|
|
|
| M |
|
|
军事训练 | H |
|
|
|
|
| L |
|
|
|
|
|
|
|
|
| M |
|
教育见习 |
| H | H |
|
|
|
|
|
|
| M |
|
|
|
|
|
|
|
教育实习 |
|
|
|
|
|
|
|
|
| H |
| M |
|
| H |
|
| H |
教育研习 |
| H |
|
|
|
|
|
| M | H |
|
|
|
|
| H |
|
|
植物学野外实习 |
|
|
|
| H | M |
|
|
|
|
|
|
|
|
|
|
| M |
动物学野外实习 |
|
|
|
| H | M |
|
|
|
|
|
|
|
|
|
|
| M |
毕业论文(设计) |
|
|
|
| H | H | H |
|
|
|
|
|
|
|
|
|
|
|
十三、说明
(一)本培养方案从2024级学生开始执行。
(二)本次制订培养方案的负责人是吴凯,参与制订工作的有郭连金、张勇、段华平、于文清。